去年教五年級閱讀時,自己也開始閱讀少年小說。歐美或日本的校園小說,有許多是關於孩童在學校或社會上,因為與成人不對等的權力關係而受到成人的指責或誤會。美國小說如蘭德里校園報,日本小說如巧克力戰爭,最後都是因為孩童有寫作校刊的能力,把事件寫成新聞報導,而讓更多的閱讀的成人重視該事件與重新審視。在目前小學裡,孩子沒有出版報刊的機會,或許沒有老師指導,也或許孩子並不知道自己可以往這方面練習。我個人無此能力指導孩童寫作與編輯報刊,但知道社區有位媽媽以前是記者,當時想,如果我寫社區營造計畫,並且邀請記者媽媽來指導,這寫作報導的進行也許就可以讓學童在社區中組織練習。感謝記者媽媽和許多老師許多家長的幫忙,我們花了半年,一起完成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。從提問,採訪技巧,到之後整理採訪稿寫成新聞稿,再編輯印刷,刊物 "關新報報"得到許多鄰近住戶的讚賞。但重要的是,中小學生走過一次採訪經驗和寫作練習,這是我在之後參與許多國中小教學研習中,自認我們這一份報導是最完整學習與呈現的。 今年的計畫,想法也是來自閱讀課。去年當全世界正在經歷病毒,改變生活秩序時,與五年級學生對話,在沒有文獻閱讀的情況,只能說出情緒性的話語。要怎麼做思辨,要怎麼讓孩子分清楚事實與觀點。在社區目前有多組參與過社區營造計劃和讀書會的孩子,討論模式對於孩子們來說已經不陌生,這就是我們這次想做的事情:反思,紀錄,與對話未來。 謝謝社區有好多老師和家長幫忙,尤其呂馨玲老師 林佳欣老師 郭靜舟老師 彭美娟老師 郭富華老師,還有丹麥社區管委會的支持,感謝新竹市文化局和新竹市社造中心侯順耀老師和書妤幫忙,我希望我們的孩子經過這些練習,將來面對會考作文題目,面對人生問題,都可以有更亮眼的答案。 5/11 討論台灣與印度現狀 (課程完成) 紀錄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1371755029861007&id=580007015702483 5/12 全台疫情升二級 5/13 全台大停電 meet課程測試取消 5/14 討論covid-19怎麼發生 (課程完成) 紀錄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1371763099860200&id=58000701570...
留言
張貼留言